张钢(1142-1201),字德坚,号绍祖,又号净觉,永新城东横江人。宋淳熙八年(1181)中进士。历任静江府司户、广州司理参军、常德教授、永平县令、福州通判,还朝为宗正丞。后奉调郴州知州,未赴,病故。
张钢从政,一向以“廉明”自勉。他认为“廉”字容易做到,只要不贪就行了。而要明于处事,昭然断案,则必须心底无私,且勤勉勘察,透过现象细究其本质,方能不讹不谬,不偏不倚。其诗作有句:“好月方端正,闲云任去留”,就表达了他这种思想。
张钢到静江府任司户时,灵州有一桩杀人案,因证据不足,久延未能判决。时间一拖长,尸体腐烂,连仵作也感到恶心。张钢随仵作一道,不顾尸体散发的臭味,仔细验看。围观的群众无不掩鼻,张钢却目光炯炯,不放过任何一处。遍体似乎毫无伤痕,疑凶暗自庆幸,以为可以如前抵赖。张钢叫仵作解开死者发髻,细察头部,果然发现一颗细长铁钉钉入颅内。凶手服罪。
任广州府司理参军时,当地有王、叶两大富户。王氏一个婢女暴毙,有人向府师举报,怀疑是她的主人虐待致死。府帅命令逮捕王氏审问。张钢说:“富贵人家虐待奴婢致死的事确实常有,但举报人只是怀疑,未提出证据。没有证据捕人于理不合,请让我调查后再行定夺。”府帅同意。经调查,此婢女因痧症猝发而死。府帅明白自己若下令逮捕王氏,未免草率,对张钢处事审慎暗自赞许。
有一天夜里到了宵禁时间,正要关闭城门,有几个人闯了进来。守门士兵瞥见其中一人是叶家仆人,便拦住他索贿。叶家仆说:“我随他们几个人一道进城,怎么他们不要出钱,单问我要钱,是何道理?”争吵不下,守门士兵便将叶家仆人扭送帅府,说他犯夜禁,请府帅发落。府帅性子急,闻言大怒,下令将叶仆囚禁。张钢随守门士兵到城门处询问详情,方得知正当关城门时曾闯进来多个人,叶仆尾随最后的一个,便责问守门士兵道:“几个人闯关,你不拦带头的人,反而抓尾随者,是不是因为叶家有钱呢?”守门士兵无话回答。张钢将情况禀报府帅,府帅于是便下令释放叶家仆人。叶仆回家后将此事告知主人,叶氏对张钢如此秉公办事深深敬佩。后来张钢乘船过石门,叶府派管家上船晋谒,赠一匣金银以表感谢与敬佩之意。张钢婉拒不受。
张钢任常德府教授时,发现城北唐代开凿的可溉田五千顷的渠道,早已堤堰倾圮,不能灌溉已达数十年之久。这事本来与他的职责毫不相关,但他觉得如此大好水利工程任其毁坏,于国于民实在可惜,便将情况报告常平薛伯宣,薛令张钢筹划,令武陵县尉负责施工,筑陂堰300里。天旱开闸引水,遇涝则关闸蓄洪,数千顷稻田又得以旱涝保收。
永平县(今云南大理州西南部)生产原始落后,百姓异常贫穷。乡民勇悍好斗,经常互相仇杀。张钢任县令时,威恩兼用,革除征索科罚,严禁吏卒扰民,在江河上面架设浮桥以利交通,使边境物产能够外运,经济得以发展。当地风俗信巫鬼,有病就杀牛祭神。张钢教育百姓有病就医,陋习渐改。调离时,邑人及瑶族首领赴帅府请留,得不到允许,只得涕泣送别。
庆元二年(1196),张钢任福州通判。事无巨细,无不认真对待,深入调查研究。凡所经办,知府一概言听计从。一府12县,治理得井井有条,政绩卓著,上级奖励200万楮币,他分毫不取。
尚书郑丙清曾说:“好官像张钢,岂可用势利动真心!”此话,是对张钢的确切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