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团学工作 > 正文

献礼二十大——旅游学子“讲红色家书,传红色基因”栏目/第4期 “陈觉,赵云霄,黄公略”的家书

【来源:献礼二十大——旅游学子“讲红色家书,传红色基因”栏目/第4期 “陈觉,赵云霄,黄公略”的家书 | 发布日期:2022-04-23 】

2022年,我们将迎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也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在这100年中,广大青年始终坚定跟党走,为祖国为人民建功立业。在此之际,旅游学院微信公众号特此开设“讲红色家书,传红色基因”栏目。旅游学子步入红色家书馆内,录制系列红色家书讲解视频,传承红色血脉。

让我们跟随第四期主讲人20旅管三二班曾靖,一起去倾听“陈觉,赵云霄,黄公略”的家书讲解吧。

来到理想信念篇章,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无数的革命先辈将个人价值的实现,同祖国的命运连接在一起,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这些家书诠释了他们舍小家保大家的崇高情节。

在这一篇当中,给大家重点介绍的便是陈觉和赵云霄两位烈士。陈觉烈士写给妻子赵云宵的遗书。他在书信中说到,云,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我们虽然是死了,但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死又何憾。

他的妻子赵云霄也给他们的小宝宝写了遗书,她说,小宝宝,我很明白的告诉你,我们不能抚养你长大成人,希望你好好读书,且要知道你的父母是怎样死的。望你好好长大成人。赵云宵烈士牺牲时,年仅23岁。她把她们的小宝宝取名为启明,寓意为黑暗中盼望的破晓。

但令人惋惜的是,被父母寄予厚望的小启明,并没有像父母所盼望的那样,好好的长大成人,而是因为体弱多病,在4岁时就夭折了。一整个革命家庭就这样全部献给了革命事业。

来到浩气长存篇章,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一分分家书都是对他们精神的真实写照,永不褪色,永绽光芒。在这一篇章中,给大家介绍的便是这位黄公略同志。黄公略1898年,出生于湖南湘乡,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夏黄公略率红三军在白云山取得战斗胜利,毛泽东赋词称之为飞将军。

在1931年的方石岭追击战中,黄公略率部转移,在转移途中遭遇敌机袭击,不幸中弹牺牲。临终前他还念念不忘革命,他说 ,同志们,123次反围剿,我们胜利了,但绝不和骄傲倾敌,应该充分准备和巩固以扩大红军的优势,争取中国的独立和解放。以争取革命事业的最后胜利。就把我埋在东固我喜爱这里的山和水。牺牲时年仅33岁。为了纪念黄公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在中央苏区设立了公略县,并把中国工农红军第2步兵学校改名为公略步兵学校。

毛泽东在黄公略的追悼会上这样评价他,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而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落,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青山不老,绿水长流。黄公略烈士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图片

一封红色家书就是一座丰碑、一种精神、一种传承。它是红色基因最直接、最真实的历史载体,也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家书也许会在时光的不断流逝中褪去色彩,但家书背后,是一个个共产党人在小我与大我、小家与大家前大义凛然的选择;是坚如磐石的信仰追求;是炽热深沉的家国情怀。这份精神,历久弥新,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