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机电一体化技术(560301)
二、入学要求
三年制(普通高级中学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或具备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三年
所属专业大类 |
所属专业类 |
对应 行业 |
主要职业类别 |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装备制造 大类 (56) |
自动化类 (5603) |
通 用 设 备 制 造 业(34) 金 属 制 品、机械 和 设 备 修 理 业 (43) |
设备工程技术人员 (2-02-07-04) 机械设备修理人员 (6-31-01) |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员; 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技术员;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员; 自动生产线运维技术员。 |
电工(中级); 钳工(中级)。 |
四、职业面向
五、培养目标
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掌握机电设备机械与电气的安装调试、维护保养与技术改造等专业技术技能,具备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面向自动化、智能化机电设备生产与应用领域,能够从事自动生产线运维、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管理、销售和技术支持、技术改造、维保工作的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六、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全球视野和市场洞察力;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二)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掌握绘制机械图、电气图等工程图的基础知识;
3.掌握工程力学、机械零件、工程材料、公差配合、机械传动等技术的专业知识;
4.掌握电工与电子、液压与气动、传感器与检测、电机与拖动、PLC 控制、人机界面及工业控制网络等技术的专业知识;
5.掌握典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行与维护等机电综合知识;
6.了解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相关国家标准与安全规范。
(三)能力
1.能独立自主进行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能进行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和人际沟通;
3.能识读各类机械图、电气图;
4.能选择和使用常用仪器仪表和工具,能进行常用机械、电气元器件的选型;
5.能根据设备图纸及技术要求进行装配和调试;
6.能进行机电一体化设备控制系统的设计、编程和调试;
7.能进行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和维修;
8.能对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制造单元进行运行管理、维护和调试。
七、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
(一)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课程
我校的公共必修课程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应用文写作》(或《大学语文》)、《职业英语》(或《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红色文化》、《军事理论》、《军事技能》等课程,旨在加强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2.专业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
对应的专业知识或技能 |
对应的培养目标 |
1 |
机械设计基础 |
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带传动和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系、螺蚊联接和螺旋传动、轴和轴毂联接、轴承、离合器和制动器。掌握一般机器中常用的机构和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结构特点、基本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 |
1.掌握绘制机械图工程图的基础知识; 2.掌握工程力学、机械零件、工程材料、公差配合、机械传动等技术的专业知识; 3.掌握典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机械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等知识。 |
1.能识读各类机械图,能运用计算机绘图; 2.能进行常用机械部件的选型; 3.能根据设备图纸及技术要求进行装配和调试。 |
2 |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
常用低压电器选型与应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安装与调试;典型机电设备的电气控制电路的分析与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
1.掌握电气原理图的基础知识; 2.掌握三相异步电机基本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方法; 3.掌握典型机电设备的电气控制电路分析与排故方法。 |
1.能识读典型机电设备电气原理图; 2.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常用仪器仪表和工具进行安装检测,能进行常用低压电器元件的选型; 3.能根据三相异步电机电气原理图及技术要求完成电路安装和调试; 4.能分析典型机电设备控制电路并根据故障现象制定排故方案进行故障排除。 |
3 |
液压与气动技术 |
液压传动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方向控制元件、压力控制元件、流量控制元件、比例控制元件分类与应用、液压系统的组建、气压传动与气源装置、气动执行元件、气动控制元件、气动系统的组建和安装。 |
1.掌握液压与气动、传感器与检测等技术的专业知识; 2.掌握典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液压气动控制回路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等知识。 |
1.能选择和使用常用仪器仪表和工具,能进行液压气动元器件的选型; 2.能根据设备液压气动图纸及技术要求进行装配和调试; 3.能进行机电一体化设备液压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编程和调试; 4.能进行机电一体化设备液压气动控制系统故障诊断和维修。 |
4 |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护 |
机械设备检修工艺流程的制定与实施、通用零件故障诊断与维修、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排除;机电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
1.掌握电工与电子、液压与气动、传感器与检测、电机与拖动、PLC控制、工业控制网络等技术的专业知识; 2.掌握典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等机电综合知识。 |
1.能选择和使用常用仪器仪表和工具,能进行常用机械、电气元器件的选型; 2.能进行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和维修; 3.能对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设备进行维护和安装调试。 |
5 |
传感器与PLC技术 |
传感器的认知与应用、PLC的选型与外部接线、三相异步电动机的PLC控制、液体自动混合装置的PLC控制、自动送料装车系统的PLC控制、机械手搬运系统的PLC控制、传送带输送机系统的PLC控制,掌握可编程控制的常用编程方法,PLC的基本原理及PLC系统的设计、安装与编程调试。 |
1.掌握传感器与检测、PLC控制等技术的专业基础知识; 2.掌握典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PLC线路装调与编程调试、维护与维修等知识。 |
1.能根据设计需求进行PLC及相关电气元器件的选型; 2.能根据设备图纸及技术要求进行PLC电路装配和调试; 3.能进行机电一体化设备控制系统的设计、PLC编程和调试; 4.能进行机电一体化设备PLC故障诊断和维修。 |
6 |
机械装配技术 |
自动化设备常见的传动机构、支撑机构的机械装调技术认知;自动化装配设备典型传动机构部件的机械装配、调试、维护、故障分析与排除。 |
1.掌握绘制机械图工程图的基础知识; 2.掌握机械零件、工程材料、公差配合、机械传动等技术的专业知识; 3.掌握典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机械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制造单元的运行与机械维护等知识。 |
1.能识读机械工程图,能运用计算机绘图; 2.能选择和使用常用机械装配仪器仪表和工具,能进行典型机械零部件的选型; 3.能根据设备图纸及技术要求进行机械装配和调试; 4.能进行机电一体化设备机械故障诊断和维修。 |
学时安排
学 年 |
学 期 |
课堂教学 |
集中实践 |
期末考试 |
机动 |
合 计 |
备 注 |
军 训 |
毕业顶岗 实习 |
整周实训 |
一 |
一 |
16 |
2 |
0 |
0 |
1 |
1 |
20 |
教学周总体安排:第一学期16周、第2-5学期18周(包括常规教学和集中实践),第6学期16周。 学生在校期间利用假期进行共2周的体验性实习(含社会实践),计2学分; 进行创新创业实践,计2学分; 进行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安全教育学习,计1学分;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计1学分;进行志愿服务,共计4学分。 |
二 |
14 |
0 |
0 |
3 |
1 |
1 |
20 |
二 |
三 |
14 |
0 |
0 |
2 |
1 |
1 |
20 |
四 |
16 |
0 |
0 |
3 |
1 |
1 |
20 |
三 |
五 |
14 |
0 |
0 |
6 |
1 |
1 |
20 |
六 |
0 |
0 |
16 |
0 |
0 |
0 |
16 |
合计 |
74 |
2 |
16 |
14 |
5 |
5 |
116 |
八、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见附表一。
九、实施保障
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高职学生成长规律,遵循高职办学规律,坚持和完善“文化育人、复合育人、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技术与文化融合、教育与创新创业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
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 25: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一般不低于 60%,专任教师队伍要考虑职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
2.专任教师
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本专业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机械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 5 年累计不少于 6 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3.专业带头人
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4.兼职教师
主要从制造类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教学设施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实训室和实训基地。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一般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 WiFi 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基本要求
(1)金工实训室:配备钳工工作台、台虎钳、台钻、画线平板、画线方箱,配套辅具、工具、量具等,钳工工作台、台虎钳保证上课学生每人 1 套。
(2)电工电子实训室:配备电工综合实验装置、电子综合实验装置、万用表、交流毫伏表、函数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等,电工综合实验装置、电子综合实验装置保证上课学生每 2-5 人 1 套。
(3)制图实训室:配备绘图工具、测绘模型及工具等,计算机保证上课学生每人 1 台,投影仪、多媒体教学系统、主流 CAD 软件要与计算机匹配。
(4)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训室:配备液压实验实训平台、气动实验实训平台等,实验实训台保证上课学生每 2~5 人 1 台。
(5)机电控制实训室:配备机电控制实训装置、通用 PLC 与人机界面实验装置、现场总线过程控制实验装置、工业以太网实验平台、计算机及相关编程软件、数字万用表、压线钳、剥线钳及电烙铁等,保证上课学生每 2~5 人 1 套。
(6)电机与电气控制实训室:配备变频调速技术实验装置、直流调速技术实验装置、步进电动机驱动实训装置、交流伺服电动机驱动实训装置、电动机、电工工具及常用拆装工具、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等,保证上课学生每 2~5 人 1 套。
(7)工业机器人实训室:配备工业机器人 3 台套以上,配备机器人编程仿真软件、计算机等,计算机保证上课学生每人 1 台。
(8)机电设备装调与维修实训室:配备典型机电设备、通用拆装工具、测量工具与仪表等,典型机电设备保证上课学生每 2~5 人 1 套。
(9)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室:配备自动生产线实训平台 2 台套以上、智能制造单元实训平台 1 台套或以上、相关测量工具、测量仪表及拆装工具等。
3.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提供开展机电一体化设备维修、自动生产线运维、工业机器人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管理、机电一体化设备销售和技术支持、机电一体化设备技改等实训活动,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
4.学生实习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提供机电一体化设备维修、自动生产线运维、工业机器人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管理、机电一体化设备销售和技术支持、机电一体化设备技改等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机电产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5.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
具有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的信息化条件。引导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 的教材、图书及数字化资源等。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应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主要包括:装备制造行业政策法规、行业标准、行业规范以及机械工程手册、电气工程师手册等;机电设备制造、机电一体化等专业技术类图书和实务案例类图书;5 种以上机电一体化专 业学术期刊。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教学方法
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能力与教学资源等,倡导教师因材施教、因需施教,鼓励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搭建“教学与实训”相融合的培养平台,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坚持学中做、做中学,以达成预期教学目标;通过完成工作任务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职业能力。同时积极指导学生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等举行的职业技能大赛,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
教学评价
整体推进专业评价模式改革,系统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广泛吸收行业企业参与质量评价,积极探索第三方评价。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对学生学业考核评价的内容兼顾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体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
(六)质量管理
(1)学校和二级学院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学校、二级学院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学校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专业教研组织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十、毕业要求
课程类型 |
应修学分 |
占合计总学分 比例 |
应取得的证书 |
常规课程 |
公共必修课 |
28 |
21.53% |
1.下列计算机证书之一: CEAC办公信息化应用专家证书(信息产业部); CEAC办公软件应用专家证书(信息产业部); 计算机操作员职业资格证(中级);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 2.下列专业证书之一: 电工(中级); 钳工(中级)。 |
公共选修课 |
14 |
10.77% |
专业必修课 |
34 |
26.15% |
专业选修课 |
13 |
10% |
集中实践课 |
31 |
23.84% |
必修环节 |
体验性实习(社会实践) |
2 |
3.84% |
创新创业实践 |
2 |
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安全教育 |
1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
1 |
0.77% |
志愿服务 |
4 |
3.07% |
合 计 |
130 |
100%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2017级学时学分安排表(三年制)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三年制学时学分安排表 |
课程类别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总学时 |
其中实践学时 |
学分 |
考核 |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
备注 |
1 |
2 |
3 |
4 |
5 |
6 |
16 |
18 |
18 |
18 |
18 |
16 |
公共必修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48 |
16 |
3 |
○ |
2/16+(16) |
|
|
|
|
|
|
公共必修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16 |
6 |
1 |
○ |
2/8 |
|
|
|
|
|
|
公共必修 |
|
应用文写作 |
32 |
20 |
2 |
○ |
2/16 |
|
|
|
|
|
|
公共必修 |
|
形势与政策 |
16 |
|
1 |
○ |
2/2 |
2/2 |
2/2 |
2/2 |
|
|
|
公共必修 |
|
职场英语 |
48 |
8 |
3 |
● |
3/16 |
|
|
|
|
|
|
公共必修 |
|
行业英语 |
48 |
8 |
3 |
● |
|
3/16 |
|
|
|
|
|
公共必修 |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64 |
36 |
4 |
○ |
|
4/16 |
|
|
|
|
|
公共必修 |
|
体育与健康1 |
32 |
24 |
2 |
○ |
2/12+(8) |
|
|
|
|
|
|
公共必修 |
|
体育与健康2 |
32 |
24 |
2 |
○ |
|
2/12+(8) |
|
|
|
|
|
公共必修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 |
32 |
8 |
2 |
● |
|
2/12+(8) |
|
|
|
|
|
公共必修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 |
32 |
8 |
2 |
● |
|
|
2/12+(8) |
|
|
|
|
公共必修 |
|
创新创业基础 |
32 |
|
2 |
○ |
|
2/16 |
|
|
|
|
|
公共必修 |
|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
16 |
6 |
1 |
○ |
|
|
|
2/8 |
|
|
|
小计 |
|
448 |
164 |
28 |
|
13 |
15 |
4 |
4 |
0 |
|
|
公选课程 |
公共选修 |
|
通识教育课程 |
96 |
|
6 |
○ |
|
|
|
|
|
|
|
公共选修 |
|
体育专项训练1 |
32 |
30 |
2 |
○ |
|
|
2/16 |
|
|
|
|
公共选修 |
|
体育专项训练2 |
32 |
30 |
2 |
○ |
|
|
|
2/16 |
|
|
|
公共选修 |
|
公共艺术课程 |
32 |
12 |
2 |
○ |
|
|
|
2/16 |
|
|
|
公共选修 |
|
创新创业课程 |
32 |
16 |
2 |
○ |
|
|
|
|
|
|
|
小计 |
|
|
224 |
88 |
14 |
|
0 |
0 |
2 |
4 |
|
|
|
专业基础课程 |
专业必修 |
|
行业概论 |
16 |
4 |
1 |
○ |
2/8 |
|
|
|
|
|
|
专业必修 |
|
工程数学 |
32 |
8 |
2 |
● |
2/16 |
|
|
|
|
|
|
专业必修 |
|
机械制图与CAD |
64 |
48 |
4 |
● |
3/16+(16) |
|
|
|
|
|
|
专业必修 |
|
公差与测量技术 |
32 |
16 |
2 |
● |
|
2/16 |
|
|
|
|
|
专业必修 |
|
C语言编程 |
48 |
32 |
3 |
● |
|
|
3/16 |
|
|
|
|
专业必修 |
|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
64 |
40 |
4 |
○ |
|
|
4/16 |
|
|
|
|
专业必修 |
|
电工基础 |
32 |
24 |
2 |
○ |
|
2/16 |
|
|
|
|
|
专业必修 |
|
产品三维造型与结构设计基础 |
32 |
24 |
2 |
○ |
|
|
|
2/16 |
|
|
|
专业必修 |
|
机械设计基础 |
64 |
30 |
4 |
● |
|
|
4/16 |
|
|
|
|
专业必修 |
|
传感器与PLC技术 |
80 |
40 |
5 |
● |
|
|
|
4/16+16 |
|
|
|
专业必修 |
|
液压与气动技术 |
80 |
40 |
5 |
○ |
|
|
4/16+(16) |
|
|
|
|
小计 |
|
|
544 |
306 |
34 |
|
8 |
5 |
15 |
6 |
0 |
|
|
专业课程(选修) |
专业选修 |
|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
64 |
48 |
4 |
● |
|
|
|
|
4/16 |
|
方向一 |
专业选修 |
|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 |
48 |
24 |
3 |
● |
|
|
|
3/16 |
|
|
方向一 |
专业选修 |
|
现场总线技术 |
32 |
16 |
2 |
○ |
|
|
|
|
2/16 |
|
方向一 |
专业选修 |
|
机械装配技术 |
64 |
48 |
4 |
○ |
|
|
|
4/16 |
|
|
方向一 |
专业选修 |
|
工业机器人仿真编程与操作 |
64 |
48 |
4 |
○ |
|
|
|
4/16 |
|
|
方向二 |
专业选修 |
|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 |
48 |
24 |
3 |
● |
|
|
|
3/16 |
|
|
方向二 |
专业选修 |
|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 |
64 |
32 |
4 |
○ |
|
|
|
|
4/16 |
|
方向二 |
专业选修 |
|
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 |
64 |
48 |
4 |
● |
|
|
|
|
4/16 |
|
方向二 |
小计 |
|
|
208 |
136 |
13 |
|
0 |
0 |
0 |
7 |
6 |
|
|
整周实训 |
综合实践必修 |
|
军事理论与训练 |
48 |
48 |
2 |
○ |
2周 |
|
|
|
|
|
|
综合实践必修 |
|
电工基本技能实训 |
24 |
24 |
1 |
○ |
|
|
1周 |
|
|
|
|
综合实践必修 |
|
认识实习 |
24 |
24 |
1 |
○ |
|
1周 |
|
|
|
|
|
综合实践必修 |
|
金工技能实训 |
48 |
48 |
2 |
○ |
|
2周 |
|
|
|
|
|
综合实践必修 |
|
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实训 |
96 |
96 |
4 |
○ |
|
|
|
|
4周 |
|
|
综合实践必修 |
|
维修电工中级考证技能实训 |
72 |
72 |
3 |
○ |
|
|
|
3周 |
|
|
|
综合实践必修 |
|
跟岗实习 |
48 |
48 |
2 |
○ |
|
|
|
|
2周 |
|
|
综合实践必修 |
|
毕业顶岗实习(含4周毕业作品) |
384 |
384 |
16 |
○ |
|
|
|
|
|
16周 |
|
小计 |
|
|
744 |
744 |
31 |
|
2周 |
3周 |
2周 |
3周 |
6周 |
16周 |
|
合计 |
|
|
2168 |
1438 |
120 |
|
21 |
20 |
21 |
21 |
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