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English
学院首页 > 正文

语文中的时光雕刻————师范学院迎“文化育人高端论坛”暨“知与行”讲堂系列讲座之一

作者:钟文 时间:2016-10-25 点击数:

         应我院邀请,10月20日下午,人民教育出版社主任编辑周国华在我校师范楼报告厅开展了题为《语文中的时光雕刻》的学术讲座。师范学院领导、师范学院各实训基地学校的语文教师代表、吉安师范学校和师范学院师生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了讲座。讲座由师范学院郭永生书记主持。

    “我的讲座主要是以时间的角度来讲和语文有关的东西。”周国华老师开门见山地说道,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既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语言工具,也是语言文字运用规范的实用工具。在语文中,时间有它独特的意义。
    周老师说,教学的起点应该是文本。时间本身对文学创作具有创新力量,是非常活跃的。他以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为例子,这首诗是几十年来小学课文里的经典诗歌,我们在教学当中会遇到很多同学们的问题: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是千秋雪?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是东吴万里船?船到底是在远处还是近处?船是在走还是停在那里?如果放在时间的刻度上来仔细分析,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很好地回答。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作为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1-6年级的编写者之一,周国华老师经历了多次国家小学教材的修订工作。有一篇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虽然写作年代比较久远,但是仍然作为经典课文保留了下来。这篇文章如果有老师从语言文字训练的角度去教的话可以上的非常的精彩。我们可以接触到一些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就是汉语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的对应关系,以及一字多义现象。
    最后,周国华老师和大家分享了一篇新闻,是今年上半年发生的事情,就是互联网加教育。周老师指出,在互联网加的时代背景下,教育行业具有很大的价值提升空间。
 

COPYRIGHT © 2015江西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地址   

学院办公室电话(传真):0796-8263529 ,招生热线:0796-826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