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红色育人教材专项工作落地落实,8月2日,学校党委书记曾志珍带队赴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红色育人教材专项调研活动。基地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健为接待了调研组一行。基地管理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主任刘文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主任王旭宽,基地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滕永琛,井冈山大学教授陈钢,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研究馆员饶道良受邀参加调研座谈会。

会议现场
座谈会上,曾志珍从学校培养又红又专的时代新人,打造“最红”高校战略目标的维度,介绍了学校红色育人教材专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学校作为坐落在井冈山红土地上的高校,力争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的主阵地,打造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学校以建设“十个一”红色育人十大项目为载体,立足地域特色的文化,打造“井冈红”典型学校。此次上山开展专项调研,热切希望邀请井冈山红色研究领域专家们为学校的红色育人教材开发出谋划策,从目前教材草拟的篇章结构、编写体例以及内容、形式、路径等方面,进行把脉问诊,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曾志珍讲话
王旭宽对学校红色育人教材的创新和新颖性表示赞扬,认为构思设计图文并茂、既有内容设计又有活动拓展,形式丰富多样。建议下一步做好结合,突出特色,尤其是站在职业教育的角度,把党史和红色资源结合好,挖掘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大学生群体的人物故事,贴近现代大学生活动。

王旭宽讲话
陈钢认为学校开发红色育人教材的思路和构想非常好。建议在故事选取上要在大事件中凸显小事件。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目前的“五个一”设计可以适度增加,更好地打造本书的亮点和特色。此外,在谋篇布局中应紧扣井冈山精神时代价值中“追”“闯”“攻”“求”四个关键字,力求出新出彩。

陈钢讲话
饶道良从教材建设的政治性、时效性、操作性、准确性、时代性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他认为学校的教材开发要立足职业教育的特点,明确实施的对象和方式,要设计好师生互动环节。注重内容的一惯性、形式的时代性,大学生的审美以及接受程度。

饶道良讲话
滕永琛认为,作为井冈山老区的高校,深植了红色情怀,把握了育人脉络,红色育人教材的开发能更好地打响红色品牌。在编撰过程中,建议站在历史的维度,让历史照进现实,思考井冈山精神跨越时空的意义,让大学生们在历史中感悟红色精神,在历史的延伸、精神的传承中明确自身的定位。

滕永琛讲话
刘文兰认为学校红色育人教材开发的思路很好,很有针对性,凸显了红色教育的精神。在开发过程中,建议进一步明确建设主题,立足红色土地,立足职教领域,紧密结合高校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的时代特点。相信这本教材能很好地凸显吉安最鲜亮的特色,给大学生们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刘文兰讲话
曾志珍在听取了专家的建议后,表示此次专项调研,为我们打开了思路,从教材的主题、篇目结构、表现形式、编撰方式等层面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意见,我们回去后结合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结合职业教育的特色,丰富红色育人的素材,更好地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邀请专家们担任本书顾问,为学校的教材开发工作提供更多更好的想法和思路,帮助学校把红色传承的事业做好做强。
项目牵头领导学校副校长李家林、吉安市高级技工学校党委书记谢志辉,项目牵头部门宣传部、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办等负责人参加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