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文化与青年成才 ——师范学院“知与行”讲堂系列讲座之六十二

来源:师范学院 作者:钟文 赵琼/文/图编审:xls(肖老师)浏览次数:发布时间:2018-12-11

12月6日晚,4-B-302教室座无虚席,师范学院教师马艳辉博士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庐陵文化与青年成才》。

“庐陵文化,是指以庐陵古治属为核心,辐射涵盖现吉安市十余县区及周边的区域性文化,是赣文化的重要支柱。庐陵文化源于七千年前的青铜文化,以‘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堆花香’而著称于世。庐陵府历史上考取进士三千,为天下第一;状元二十一,为天下第二。明《永乐大典》中即有‘天下多举子,朝中半江西,翰林多吉安’的记载。”讲座伊始,马艳辉老师侃侃而谈。

讲座中,马老师对庐陵文化如数家珍。她重点从书院文化、祠堂文化和家风家训三个方面分析了庐陵文化的特质。

马老师引经据典,说明庐陵地区书院文化兴盛发达——“至欧阳修一代大儒,开宋三百年文章之盛,士相继起者,必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世行道为贤,以犯颜敢谏为忠。家诵诗书,人怀慷慨,文章节义遂甲天下。”而先贤的文章节义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忠孝观念特别浓重,从江万里、刘辰翁、文天祥等先辈的诗文当中均可以看出。

马老师认为,宗族及其村落是传统文化的孕育地,也是人文荟萃之处,祠堂文化是庐陵文化的重要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她举了吉安县安塘镇库泉村萧氏祠堂楹联、吉州区樟山镇文石村九栋屋楹联、吉安县永和镇三溪村萧氏祠堂楹联、吉州区腊塘曾氏祠堂楹联、安福县枫田镇松田彭氏宗祠楹联等祠堂楹联为例,阐释了祠堂文化重在敦族睦亲,饮水思源;影响村落人文自然环境与聚居选址观念;宣扬宗族伦理道德观念,注重以“礼义”“仁爱”“敦厚本分”“宽容处事”等作为个人道德和行为规范,要求子孙后代讲求“修身”,为人处事要符合“礼义”之道。

马老师说,历史上庐陵地区文化教育兴盛,因此许多家族都有良好的家学和家风。例如宋朝时的杨万里家训,教导后人“懒惰乃败家之源;勤劳是立身之本”,要求后代忠,孝,勤,俭。

讲座最后,马老师引用了颜真卿的《劝学》作为讲座的结束语:“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她希望同学们能发扬庐陵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其精髓,珍惜大学阶段的学习机会,利用好各种学习资源,学有所成,学有所获,为自己的大学生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讲座在同学们的好评和掌声中圆满结束。

本次讲座,是师范学院立足本土文化资源,挖掘庐陵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育人工作的文化品味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实践,为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人文情怀,将育人工作贴近学生实际,充实育人工作的人文关怀起到了积极作用。



上一篇:医学技术与护理学院举办学生干部培训讲座

下一篇:经管学院进行5S寝室、文明寝室验收工作

版权所有: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地址 - 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主站网址   

学院办公室电话(传真):0796-8263529

招生就业处邮箱 jazyjsxyzjc@163.com

学院办公室邮箱:japtbgs@163.com
新闻/公告类投稿邮箱:jazyjsxyxcb@163.com
校园文艺投稿邮箱:jazyxywy@126.com

COPYRIGHT © 2016 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地址 地址:中国江西省吉安市中心城区吉安南大道133号
备案编号:赣ICP备15000328号-1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中心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