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廉洁教育 >> 廉政故事 >> 正文

庐陵廉韵 | 周忱为民解难

来源:清风庐陵 作者:编审:jcsjs浏览次数:发布时间:2023-12-11

开栏语

吉安古称庐陵、吉州,自古乃人文渊薮之地,孕育了自成一系的江右庐陵文化,以“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写春秋”而著称于世。庐陵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洁因素,千百年来无数庐陵先贤崇正气、讲忠诚、重廉洁,对吉安人民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提升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实效,厚植廉洁奉公文化基础,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正心修身,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现开设“庐陵廉韵”专栏,敬请关注。

周忱(1381-1453),字恂如,号双崖,吉州区长塘周家村人。周忱23岁中进士,31岁出任刑部主事,43岁调任越府右长史,49岁升任工部右侍郎,巡抚江南,官至户、工两部尚书。


看过《十五贯》的人,都会记得时任江南巡抚的周忱,支持苏州知府况钟平反冤狱、惩办真凶娄阿鼠的故事。但是,周忱在历史上的政绩与官声倒主要不在治理刑狱上,而主要在他巡抚江南22年间的经济改革与为民解困的举措上。

江南本是富庶之乡、历朝财赋重地。但明初以来,赋税失均,广大农民不堪重负,常常脱籍逃亡,积欠的税粮严重影响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周忱临危受命,巡抚江南总督钱粮。到任伊始,即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了解民间疾苦,常常摒去车马侍从,到乡村踏访,“问民所疾苦,为之商略处置”,“与吏民相习若家人父子”。

一日,周忱又微服私访到了一乡间村落,见几位老人蜷缩在树下说话,言语间唉声叹气。周忱借讨碗水喝,歇歇脚为由向老人问收成。几位老人见周忱是位过路人,但说无妨,便纷纷传说起生活艰难,税负不公,官吏盘剥,人丁外逃的种种状况,动情时竟伏地痛哭。

在充分掌握实情的基础上,周忱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改革与为民解困的政策措施。他上书朝廷,并给户部长官们写信,反映江南户口、税粮锐减的情况与原因,提出减税建议。虽遭否决,但为民解困之心不改。

他创立“平米”法,将原先按税则征收的税粮“正米”,与为应付漕运费用和损耗而加派的税粮“耗米”,合并为“平米”,以减轻税负。又利用完粮及支付损耗之外的“余米”设立济农仓济民,饥荒时缺粮户可向济农仓贷粮。

他颁发标准量器“铁斛”于各县,用作收纳税粮,使奸猾胥无法大斛量入,小斛量出,侵剥百姓。

他改革田赋征收办法、税粮收存运送办法、粮长制度、漕运制度,既防范官员贪渎又省减民间徭役负担。

有一年,北京皇宫里修建宫室,派员赴江南收集牛皮胶一万斤供粉刷彩绘之用。钦差要周忱赶快在江南采办牛皮,周忱却兼程北京,把在北京仓库中贮存的陈年牛皮取出煎胶,以供征用急需,然后返回江南用“余米”购买新牛皮补充北京库藏。这种以新换旧的做法为百姓省了不少钱。

他改革马草征收制度,将原先征收实物运至京城的劳民伤财办法改为折银征收,然后输银至京,就地买草。

他改革官吏的俸禄发放制度,达到“民出甚少而官俸常足”的良好效果。

他兴修水利、募民开荒、举办各种公益事业,与民谋利。

周忱刚到任时,苏州一带秋粮歉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给他起了外号,叫“周白地”,笑话周忱管辖的地盘不过是一片荒地,不可能变成丰地,周忱并不理会,反而笑着说:“今年讥乎我周白地,明年教汝粮铺地。”

果然通过上述种种努力,江南经济萧条、人口锐减的局面得以扭转,面貌焕然一新。一般百姓的税赋减轻了,国家的税赋却不再积欠,年年充足,真是家国两利。江南又呈现出物阜民康、公私饶足的安定局面。百姓对他口碑载道,建生祠祈祝。他们在故居四周,绕屋种有万竿翠竹,年年发笋,郁郁葱葱,象征着周忱虚心直节的高贵品质。


(来源:《庐陵正气》)



上一篇:庐陵廉韵 | 罗韬办校育人

下一篇:纪法小课堂丨管好身边人⑤净化朋友圈 远离变味“同窗情”

版权所有: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地址 - 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主站网址   

学院办公室电话(传真):0796-8263529

招生就业处邮箱 jazyjsxyzjc@163.com

学院办公室邮箱:japtbgs@163.com
新闻/公告类投稿邮箱:jazyjsxyxcb@163.com
校园文艺投稿邮箱:jazyxywy@126.com

COPYRIGHT © 2016 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地址 地址:中国江西省吉安市中心城区吉安南大道133号
备案编号:赣ICP备15000328号-1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中心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