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吉安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李洁、彭依依、钟香报道:“红色圣地”井冈山所在地——吉安市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地址(以下简称吉安职院),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创新路径,为推进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贡献“吉职力量”。
校企共建混合所有制“厂中校”
2015年,为进一步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校企双主体育人,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地址与吉安木林森公司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开设订单班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模式;2016年,双方签订深度合作办学协议,进行现代学徒制办学改革试点;2020年,双方在木林森高科技产业园内建成混合所有制“厂中校”——木林森特色产业学院。从以订单班为主的“校中厂”迭代为混合所有制“厂中校”,蹚出了职业院校全面深化“三教”改革的新路子。
校企共建让办学结出累累硕果。吉安职院混合所有制“厂中校”案例受到江西省教育厅高度赞赏,在江西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现场会、江西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流动现场会上重点展示;获2022年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入选教育部2021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2022年江西省教育改革创新十佳案例;面向省内外高职院校(技工院校)推广,被多所省内外职业院校借鉴应用。学生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多个国家级奖项;学生毕业后当年对口就业率达97%,输送在木林森工作两年以上技术骨干、产线管理骨干达156名。
校企合作 首在一张图
校企合作,首先要绘制好一张高质量发展的设计图。在与木林森公司的合作中,吉安职院探索了混合运营机制在校企合作办学中的新应用,把校区搬进企业园区校企共同办学,解决校企深度合作所有制障碍问题,在产权定位、运行机制、管理架构等方面都制定了全面的规章制度。木林森学院采取二级产业学院层面上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厂中校办学模式,不独立注册机构、不设独立法人,通过登记造册厘清产权,各方投资产权归各自所有,仅以使用权投入。
学徒制度 还要一盘棋
在合作中,木林森学院全院一盘棋,谋划“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构建了对接产业前沿的项目化教学体系。木林森学院在教学上打造实战实训的校企课程,依托基础式、生产性、实战化车间三类实训平台,重构“三阶段递进式”校企实训课程,通过基础式实训完成生产过程子模块训练,生产性实训使用企业利用率不高的生产设备进行高度还原的生产模拟,实战化车间实训以真实的生产加工任务全方位精通生产工艺流程,完成“认知-模拟-生产”的学习过程,实现从“学生-实习生-员工”的身份转变。
文化育人 更重一条心
只有双方同心,才能“点石成金”。木林森学院为了解决毕业生就业留企率和忠诚度不高的问题,将大学文化和企业文化进行了良性互动,提高学生的企业文化认同感,使学生与企业“同心同频”。首先,在加强专业认同方面,学校本部所有活动进入企业同步开展,通过场所布置、自媒体平台等加强工学结合理念、校企合作成果、职业职场文化的浸染引导。其次,提高优薪吸引,引进企业晋升考核管理文化,按评级发放学生助学奖励,毕业生就业工龄从入学时计算,实习期购买社保,分五年返还学费,工作满两年成本价购买福利房。再次,明晰职业规划,宣讲优秀校友和企业员工成功事例,形成榜样效应,让学生拓展职业视野,知晓行业动态,追求职业发展。最后,在增强企业归属上,通过学校教育体系和企业培训体系融合,打通学生与员工的界限,缩短职前与职后的距离,打造校企书院制文化,让学生与企业员工汇集一处开展文体及交流活动,在技能比武大赛中同场竞技。
吉安职院创办的“混合所有制厂中校——木林森特色产业学院”,实现了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双向奔赴”。通过“成果共享”,满足了校企双方的育人需求,实现了资源的整合。通过“政府监督”和“第三方评估”,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为特色产业学院的实体化运营,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和模式。
原文链接:https://jxja.jxnews.com.cn/system/2024/03/13/0204285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