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吉安,温润如春、热情如夏,第六届高等职业院校“文化育人”高端论坛27-28日在这里举行,来自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协作会会员单位的高、中职院校、校企合作企业等80余家单位近200名代表齐聚于此,探讨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该如何弘扬“工匠精神”、深化职业教育文化育人实践。江西省教育厅副巡视员胡新明同志,吉安市政府副市长刘连根同志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致辞。江西日报、江西广播电台、井冈山报等十余家媒体对论坛进行了追踪与报道。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工匠精神与文化育人。主要围绕工匠精神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匠精神与产业转型升级、工匠精神与优秀传统文化等议题展开交流和研讨。论坛包括专家报告、多方汇谈、分享交流、成果展示、文化笔会、文化展演等环节,研讨交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江西省教育厅副巡视员胡新明在致辞中讲到江西省职业院校文化育人工作取得的成绩与发展规划,表示将一进步加强职教领域的教学改革,对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实现“文化育人”提出了三点要求和希望。
吉安市常务副市长刘连根在致辞中说,吉安市委、市政府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与关注,并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吉安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协作会会长刘洪一讲话,重点介绍了本届“文化育人”论坛的各项议题、议程,对各界长期以来给予文化素质教指委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简要回顾了教指委和全国高职院校协作会过去一年在基地建设、科研成果、技能大赛等各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说明了教指委换届的准备工作。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地址院长钟江生致辞,表示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职业院校、合作企业、新闻媒体等代表齐聚吉安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地址的办学历史、专业建设以及在文化育人方面的经验与成果。
开幕式结束以后,大会开展了由职业院校、媒体和合作企业代表举行的多方汇谈。浙江工业大学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评价研究院副院长陈衍围绕“工匠与工匠精神”的主题,梳理了工匠的概念、历史发展与种类级别,阐述了工匠的信仰与精神,凝练出精、巧、静、谦、恒、忠的工匠精神核心。《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执行主编张祺午以“让工匠精神照耀中国”为题,分析了提倡工匠精神的背景,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对工匠精神的理解,进而阐明弘扬工匠精神的过程中国家要跨越的挑战以及高职院校要跨越的挑战。
大众汽车学院(中国)技术培训总监韩涛从企业的角度表达对工匠精神的理解,阐明了德国制造的五个关键词,介绍了大众汽车学院在中国的发展及前景。随后的大国工匠专题报告会,特别邀请到了大国工匠——深海钳工管延安作报告。管延安,先后荣获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劳务之星”和“明星员工”称号,因其精湛的操作技艺被誉为中国“深海钳工”第一人,2016年4月获得“最美职工”称号。报告会中管延安讲述了成长故事,分享技术经验,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只有具备精益求精、专注认真的工匠精神,才能成就“大国工匠”的传奇。
9所职业院校的代表以理论指导实践为出发点,分别介绍了各职业院校传承、弘扬和培育大国工匠精神、实施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创新文化育人体系与机制、探求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力求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和政策措施建议;3位专家针对上述代表的发言,并且结合所在学校的做法,进行了非常到位的点评。与会代表们发表了对文化育人、工匠精神的见解,围绕论坛主题,大家解放思想、畅所欲言,互相激荡思维,迸发思想火花。
同时,论坛创新方式,在论坛举办期间,举行了职业院校艺术教育研讨活动、职业院校名家笔会(全国职业院校师生书画展),举办了首批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首批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成果展。本届“文化育人”高端论坛由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协作会主办,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地址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