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规章制度 > 正文

关于组织开展公共基础课教学部2020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暨校级决赛选拔赛的预通知

【作者: | 编辑:jcjyb | 来源: | 发布日期:2020-05-13 】


根据江西省教育工会《关于举办第四届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预备通知》(赣教工〔2020〕5号)、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地址《关于组织开展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地址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暨省赛选拔赛的预通知》(吉职教字〔2020〕5号)文件精神和要求,为进一步提高部门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推动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经部门研究决定举办公共基础课教学部2020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现就部门初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原则

1.公开透明,全部竞赛过程及结果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2.广泛参与,凡符合青年教师资格者均需参加初赛;

3.二级择优,初赛出线者参加学校组织的决赛。

二、竞赛分组

部门初赛分为文科组和理科组。其中文科组分为文科一组和文科二组;理科组分为理科一组和理科二组。

文科一组(语文、综合文科):周婷、江秋兰、孙青波、陈笑兰、刘季商、宋茂军、肖颖慧、季伟伟

文科二组(英语):张晨、刘璇、王娟娟、陈雅妮、谢小帆、彭兴娟、张艳艳

理科一组(数学):王建平、吕恒民、郭志才、邹圣华、曾丽、徐红红

理科二组(综合理科):刘军根、汪小平、罗娇、罗凌欣、汪文俊

三、竞赛对象

原则上承担课程教学任务、年龄40岁以下(1979年8月31日后出生)的在职青年教师均需报名参加比赛,确有特殊情况者,须向部门工作小组组长提交书面材料说明缘由、部门批准后向教务处报备。

四、赛程安排

(一)部门初赛

1.成立部门初赛工作小组

组长:陈五贵

副组长:李春玉

成员:周婷、王建平、张晨、刘军根、季伟伟

2.根据参赛要求,成立部门初赛评审小组

文科组:李春玉(组长)、文科组教师代表2名

理科组:陈五贵(组长)、理科组教师代表2名

3.部门初赛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小组内评比,第二阶段为部门赛。

第一阶段由各教研室主任组织本组40岁以下青年教师进行评比,教师提供参赛课程1个学时的微观教学设计及对相对应的1个课堂教学节段的PPT,参加所在组比赛。各组推荐本组2名优秀教师进入部门赛。(教研室主任负责)

第二阶段为部门赛。参赛教师赛前提交5学时的微观教学设计及相对应的5个课堂教学节段的PPT。比赛项目包括说课和讲课2个部分。其中说课10分钟,讲课20分钟,回答评委提问5分钟,教学反思撰写10分钟。评分标准见附件4。从部门赛中选出优秀者,代表部门参加学校组织的决赛。

学校决赛:暂定为6月中旬,具体安排另行通知。决赛:选手需准备参赛课程20个学时的教学设计方案,相对应的20个课堂教学节段的PPT,课堂教学内容要与提交的教学设计内容对应、一致。

4.初赛时间及上交材料安排

四个小组内评比在5月22日前完成,5月22日前各教研室主任将组内参赛教师的参赛材料、组内赛开展情况、评分表打包发至季伟伟老师处。

5月26日前各组推荐参加部门赛的教师将附件1推荐表及参赛材料(电子、纸质3份)提交至季伟伟老师处,并完成比赛出场抽签。部门赛时间为5月27日下午。(具体时间地点及要求届时通知)

五、奖项设置

(一)部门设奖

文科组: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

理科组: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

(二)部门将对获奖教师颁发荣誉证书,文科组一等奖获得者、理科组一、二等奖获得者推荐参加学校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六、竞赛内容及流程

以“上好一门课”为竞赛理念,本次竞赛由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三部分组成,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三者权重分别为20%、75%、5%。参赛内容为本学期的课程教学内容,课题自选,课程性质、课程类型和授课形式不限。

(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以1个学时为基本单位,对教学活动的设想与安排。主要包括课程名称、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思想、课程资源、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与工具、教学安排、教学评价、预习任务与课后作业等。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规定时间为10分钟。评委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语言与教态、教学特色四个方面进行评审。选手赛前十分钟抽签准备参赛课程1个学时相对应的1个课堂教学节段的PPT,课堂教学内容要与提交的教学设计内容对应、一致。

(三)教学反思

参赛选手结束课堂教学环节后,进入指定教室,结合本节段课堂教学实际,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方面着手,在10分钟内完成对本讲课节段的教学反思书面材料(100字以内)。要求思路清晰、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做到有感而发。反思室提供空白A4纸。不允许携带任何书面或电子等形式的资料。

(四)计分方法

评委评分实行加权平均分,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三部分具体评分细则附后(参见附件4)。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选手三个部分的得分相加为最终得分,最终得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五)注意事项

1.选手参赛课程的实际学分要求不得少于2个学分(含2个学分);

2.选手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中提交的材料不得出现姓名、学院等任何与个人相关的信息;

七、相关要求

(一)本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鼓励教师根据各学科特点,积极采用“以自主学习为主旨、以任务驱动为抓手”的课程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赛出教学水平、赛出教学特色。

(二)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认真做好初赛工作和决赛的推荐工作。

(三)赛教课须为一个完整的教学内容。

(四)参赛教师若使用多媒体,由个人自带演示课件或移动存储设备,并做好备份。

(五)授课采取无学生课堂模拟教学场景形式。

(六)本部门无授课任务教师要求全程观摩。

八、竞赛联系人

部门赛联系人:季伟伟 联系电话:15079636960

附件1: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地址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报名推荐表

附件2: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地址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推荐汇总表

附件3: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地址青年教师统计数与推荐名额表

附件4: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地址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评分标准

附件5: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地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附件6:省级竞赛相关材料及准备的有关要求

公共基础课教学部

2020年05月10日

附件1

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地址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报名推荐表

所在部门


姓名


性别


职称


学历


身份证号


联系电话

手机: 办公电话:

竞赛类别

文科组□ 理科组□工科组□医学组□ 思想政治课专项□

简历及奖励情况:(可附页)

所在部门意见:

部门(公章)

年月日

附件2








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地址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推荐汇总表

所在部门:

(盖章)






序号

教师姓名

出生年月

所授课程

职称

学历

所在组别

备注

(场地要求)

1








2








3








4








5








6









部门领导签字:



填表人:



附件3

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地址青年教师统计数与推荐名额表






序号

部门

专任教师

兼课教师

合计

推荐名额

1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38

5

43

4

2

现代农林工程学院

13

5

18

2

3

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

14

3

17

2

工科组小计

8

1

医学技术与护理学院

17

3

20

4

医科组小计

4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7

13

20

4

思想政治课专项小计

4

1

小学教育学院(理科类)

7

0

7

2

2

公共基础课教学部(理科类)

10

1

11

2

理科组小计

4

1

小学教育学院(文科类、艺体类)

36

7

43

3

2

学前教育学院

23

7

30

2

3

经济与管理学院

19

5

24

2

4

旅游学院

8

3

11

1

6

艺术学院

7

0

7

1

7

公共基础课教学部(文科类)

13

5

18

1

8

公共体育工作与教学部

10

3

13

1

9

创新创业学院

4

1

5

1

文科组小计

12

合计

226

61

287

32

统计说明:1979年8月31日以后出生的专任教师和兼课教师,辅导员按所授课程归属到相应学院或组别参赛。

附件4:

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地址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评分标准

项目

测评要点

分值

得分

教学设计方案

(20分)

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


符合教学大纲,内容充实,反映学科前沿。

4

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4

准确把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性强。

4

教学进程组织合理,方法手段运用恰当有效。

4

文字表达准确、简洁,阐述清楚。

2

课堂

教学

(75分)

教学

内容

(30分)

贯彻立德树人的具体要求,突出课堂德育。

6


理论联系实际,符合学生的特点。

6

注重学术性,内容充实,信息量充分,渗透专业思想,为教学目标服务。

6

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

3

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内容承前启后,循序渐进。

9

教学

组织

(30分)

教学过程安排合理,方法运用灵活、恰当,教学设计方案体现完整。

10


启发性强,能有效调动学生思维和学习积极性。

10

教学时间安排合理,课堂应变能力强。

3

熟练、有效地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4

板书设计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结构合理,板书与多媒体相配合,简洁、工整、美观、大小适当。

3

语言

教态

(10分)

普通话讲课,语言清晰、流畅、准确、生动,语速节奏恰当。

5


肢体语言运用合理、恰当,教态自然大方。

3

教态仪表自然得体,精神饱满,亲和力强。

2

教学

特色

(5分)

教学理念先进、风格突出、感染力强、教学效果好。

5


教学

反思

(5分)

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三方面着手,做到实事求是、思路清晰、观点明确、文理通顺,有感而发。

5


合计得分


注:评委评分可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附件5:

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地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轴,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为使命,全面贯彻“做中教”、“做中学”、“化知道为做到”的教育理念,通过“课前布置学生做学习任务→课堂布置学生展示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师生共同探究、归纳、总结学习成果→课后布置学生巩固提升学习成果”的教学路径,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创新。

1.制定课程教学目标时,除注重知识与技能目标外,特别强调突出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尤其是将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纪律、学习诚信、学习方法、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交流沟通、团队合作、信息资料获取等职业素养纳入到每次课的教学目标中去,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促进教师教学重心的转移,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学会学习。

2.确定课程教学内容时,基础课程内容要与专业结合、专业课程内容要与工作岗位结合。要选择、设计或安排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实践性问题、案例、项目、任务等,藉此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同时,要增加课程文化育人的相关内容,包括科学素养(科学发展史、科学人物和科学思想)和人文素养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此外,还要考虑资格证书考试的要求,将证书考试的相关内容融入到实际教学内容中去。对于五专生的文化类必修课程,其内容一般要参照普通高中相关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进行安排。

3.教学活动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对学生学的活动进行规范;二是对学生学的活动进行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高质量、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为学生服务的教学实施策略,将教学程式由传统的“教程” 转化为“学程”, 精细化满足学习者需求。具体为:课程开始教学前,教师向学生提供一份该门课程学习及考核的总体安排,从而鼓励学生在所期望的并恰当限定的框架内自我导向学习;每次课程上课前,教师向学生提供一份课前学习任务(应包含知识学习、实践训练、创新训练等3大方面任务),要求学生课前通过独立或小组协作学习完成,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课堂上,要求学生将课前学习的成果在课堂上予以展示,教师组织学生就有关内容和问题进行讨论、探索、拓展,并进行答疑解惑;课后,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与技能,提升能力和素质。要深入探究 微课、网络在线课程、手机移动课程、虚拟仿真实训等现代教学形式的有效应用。

4.对学生的考核要从学习素养、学习能力、学习效果三个方面进行考核。其中:①学习素养占20%左右,包括考勤、按时完成课外学习任务、按时完成作业、课堂表现、学习诚信等,此为刚性标准,对全体学生要求一样;②学习能力占20%—40%,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自评与互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表达展示能力等,此为进步标准,因人而异,只针对进步幅度评分;③学习效果占40%-60%,强调达标标准,要求全体学生达最低要求,同时照顾到学习好的学生能获得高分。对于学习效果评价,要注重运用真实评价、表现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自我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效果进行评价,强调学习效果的直接证据,如指标性的学习体验,各种证明学习和思考的材料,关键性考试成绩等,注重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的有机结合。同时,特别强调学习证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对提供不实学习证据及不按时提供学习证据的,依照相关管理规定给予严肃的处理。倡导课程期末非笔试考试方式,取消期末笔试闭卷考试方式。

5.坚持集体备课。①以课程为单位成立课程组,每个课程组确定1名课程负责人,负责该 门课程的建设与管理。②课程负责人以课程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集体备课需注意两点,一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要求统一;二是教学设计要提前两周完成。

6.上好课程教学第一课。课程教学第一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介绍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意义;②介绍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主要模式和方法; ③介绍教师教授本门课程的主要模式和方法;④介绍本门课程的具体考核方案;⑤介绍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框架;⑥师生共同学生约定本门课程的学习管理规定;⑦组建协作学习小组;⑧布置下一次课学习任务。

7.设计好每次课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的设计可从课程知识学习任务、实践训练任务、创新训练任务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其中课程知识学习任务可以安排学生查阅学习相关资料,不一定是教材内容。在学习任务安排上,课程知识学习任务一般每次课都需要安排,而实践训练任务一学期可安排5-8次,创新训练任务一学期可安排2-3次。实践训练任务与创新训练任务一般包括项目训练任务、活动训练任务、操作训练任务等几种类型,教师可根据课程性质与特点灵活进行选择与施行。

附件6:

省级竞赛相关材料及准备的有关要求

一、比赛过程中注意事项

1.选手参赛课程的实际学分要求不得少于2个学分(含2个学分);

2.选手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中提交的材料不得出现姓名、学校等任何与个人相关的信息;

3.组委会将在赛前召开领队及选手会议,抽签确定选手参赛次序;

4.比赛当天,选手现场抽签确定本人参赛的具体课堂教学节段;

5.根据各自参赛课程需要,选手可携带教学模型、挂图等,白板笔、翻页器由组委会统一提供;

6.课堂教学采取“无生上课”的形式,并全程录像,视频版权归组委会所有;

7.竞赛安排观摩室。

二、组队报名及竞赛材料提交

(一)组队报名

每个学校组织1支代表队参加,代表队包括领队1人、选手1—5人。

(二)竞赛材料提交

6月30日前,将加盖公章的竞赛材料纸质版一式八份提交至江西省教育工会竞赛办公室。提交竞赛材料时,要确保提交的材料电子版与纸质版一致,如有不同,以纸质版为准。材料一经提交,组委会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更改或调换。逾期未报送者,视作放弃参赛资格。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封面(按以下格式排版)

第一行:第四届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材料(页面左上角,二号,宋体);

第二行:课程名称,例如遗传学(页面三分之一处居中,初号,宋体);

第三行:参赛组别,例如文科组(页面二分之一处居中,一号,宋体)。

2.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主要包含课程名称、基本信息(课程性质、教学时数、学分、学生对象)、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课程评价、建议阅读文献等要素。

3.教学设计

20个学时的教学设计方案,格式为PDF文档通用格式。

4.课堂教学节段PPT

与20个学时教学设计方案相对应的20个课堂教学节段的PPT,格式为Powerpoint演示文稿16:9大小,分辨率为1600*900。选手须将课堂教学节段PPT和相关音频、视频文档一并上报。

5.教学节段PPT的目录

20个教学节段PPT的目录(目录范例见省赛通知文件的附件4)。

除封面外,其它材料正文一级标题用3号黑体加粗;二级标题用4号黑体加粗;三级标题用小4号黑体加粗。正文内容用小4号宋体,1.5倍行距。

6.在PPT页面中如果有视频、音乐、动画、声音、软件应用等链接,请使用相对路径,不要使用绝对路径。其中素材格式推荐如下:

动画:swf 、gif

视频:avi、 mpg 、wmv(推荐)

音频:avi、 mpg、 wav、 mid

7.如果有应用软件需求的要备注清楚,例如jdk或者.framework,并指定具体版本,目前jdk最新为1.8,framework最新为4.5。

8.解压缩软件请用winrar。

三、省级比赛设备配置

(一)计算机

1.系统版本:Win10专业版;

2.处理器:Intel i7-7700;

3.内存 (DDR4):8GB以上;

4.系统类型:64位操作系统;

5.应用软件版本: office 2016;支持PDF格式;白板软件ActivInspire;

6.播放器:暴风影音。

(二)交互式投影机

(三)翻页笔:大行Asing A218。

(四)白板笔:红、蓝、黑。

赛前组委会将开放竞赛场地,供选手熟悉比赛环境(具体时间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