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叶”散“瓷”,她用一片叶子烧出天价瓷器
作者:东方女报 时间:2023-10-21 点击数:
我校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刘晨获得“江西省能工巧匠”荣誉称号,受《东方女报》采访,以下是报道内容:
采访当天,刘晨刚带学生参加完省里的比赛,我与她同乘一辆高铁返回吉安。在交谈中,她随和开朗、谦逊睿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今年,是刘晨在陶瓷行业耕耘的第十六年。从成功烧制吉州窑木叶天目盏到首创五彩、七彩木叶陶瓷,从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地址一名普通教师到学校创新创业学院的副院长,从成立陶艺创客协会到成立吉州窑非遗创业班,这些年,她秉承初心传承非遗技艺,获得全国和全省各类奖项和荣誉。她带领的学生也在全国和全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等大赛中斩获佳绩。目前,陶艺创客协会和吉州窑非遗创业班累计培养大学生优秀人才1800余人。而今年,她也获得了江西省政府授予的“江西省能工巧匠”称号。
一、兴趣指引 攒劲找回宋瓷神韵

刘晨展示烧制木叶天目盏的桑叶
刘晨出生在吉安,从小就对“玩泥巴”有浓厚的兴趣,经常会捏一些泥人、罐子等。在父母看来,一个女孩子玩这些总归是不太好的。起初,家人常常反对,刘晨总有自己的办法,趁休息时间,她会在自己的“小作坊”捯饬,时间一长,她捏的东西越来越生动,她把一些比较好看的作品偷偷放在房间。
直到有一天,父母进入她的房间打扫卫生发现了这些作品,看到这些东西有模有样,觉得她很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这刻开始,父母开始支持和培养刘晨的兴趣。他们经常带她参加一些艺术课程,开阔视野。有一回,父母带她参观博物馆,当看到一个个形色各异的瓷器时,刘晨瞪大了眼睛,被眼前的瓷器的独特性和艺术性深深吸引。
在兴趣的指引下,读高中时,刘晨成为了一名美术特长生。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在一节课上,她了解到了吉州窑。“说起陶瓷,许多人大概首先会想起江西景德镇,官窑、高岭土、千年瓷都……但许多人也许不知道,在吉安,同样有一座延续了千年的古窑,那就是吉州窑……”听完老师的话,刘晨开始更加努力,并在心中暗暗发誓要把吉州窑的文化让更多人知道。
考上大学后,她坚定地选择了陶瓷艺术设计专业,之后又接连攻读了硕士和博士学位,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在景德镇陶瓷学院读研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她对陶瓷有了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开始制作陶瓷。“那个时候,我只要有时间就会自己做,再把陶瓷拿到陶溪川集市上去卖,我还开了一家网店,创收效果还不错嘞。”谈到当年读研期间的经历,刘晨开心地说道。也正是在这个期间,刘晨积累了不少创业经验,形成了初期的“电商+创业+陶瓷”创业模式。

木叶天目盏
2012年,吉州窑遗址公园开发建立,刘晨觉得这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彼时24岁的她坚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立下决心要把吉州窑传统的烧瓷技术给发掘出来。自打她第一眼见到吉州窑木叶天目盏,就心心念念攒着劲儿要把那份宋瓷的神韵给找回来。
二、潜心研究 成功复烧木叶天目盏
2014年,刘晨硕士毕业,进入云顶yd222线路检测中心地址成为了一名教师,也是学校第一批入职的老师。学校把她分配在学前教育专业做专任老师,让她来提升学生审美素养,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外人看来,刘晨是陶瓷专业,去学前教育带学生,专业完全不对口。但她觉得,在这个专业也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教学过程中,她将陶艺融入课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并带动学生深入体验。
除了日常的教学,刘晨开始潜心研究吉州窑非遗技艺。
吉州窑,又名永和窑、东昌窑,创烧于唐末五代,鼎盛于南宋,至元末明初,具有1200多年的历史。据《景德镇陶录》记载:“江西窑器,唐在洪州,宋时出吉州”。“先有吉州,后有饶州(景德镇)。”吉州窑位于吉安市吉安县永和镇,是中国现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名窑遗址之一。吉州窑产品精美丰富,主要有青釉瓷、浮白瓷、黑釉瓷、彩绘瓷、绿釉瓷和雕塑瓷,又以黑釉瓷和彩绘瓷最负盛名,尤以黑釉瓷(亦称天目釉瓷)产品著称,其“木叶天目”和“剪纸贴花天目”饮誉中外。

注水后的木叶天目盏,可以看到桑叶仿佛浮于水面(受访者供图)
古时,吉州工匠将天然树叶贴在施满黑釉的茶盏上,投入高温窑炉后,树叶的形脉竟神奇地得以保留在黑釉上。更有意思的是,烧成的每件木叶盏都是独一无二的,半叶、一叶、二叶甚至三叶相叠,姿态万千,妙趣天成。
但木叶天目的烧制工艺已经失传,历代史书资料也无从记载,这是刘晨面临着最大的难题。她开始四处走访,从老祖宗留下的碎瓷残片、一些博物馆真器的实物照片、以及民间众说纷纭的种种传闻中去寻踪探源。但凡有幸遇见古吉州窑的工艺品,她总是不惜重金买来,视作标本和参照物。

刘晨在拉胚
刘晨开始在学校“安营扎寨”,每日以校为家:摘叶、风干、练泥、拉胚、晒胚、利胚、粘釉、放叶、窑烧。所有制瓷工序,她都独自操作。通过反复试烧陶瓷、收集植物的烧窑记录、采集本土的矿石制作釉料等工作,她最终研发出自己的配方,成功烧制木叶天目盏。

七彩木叶陶瓷系列(受访者供图)
从第一件木叶天目的出窑,到在传统黑釉配方基础上,设计研制出多彩木叶釉料配方,烧制出世界首创的五彩、七彩木叶陶瓷;打造植物陶瓷琥珀,将五谷、花朵、果实和中草药等植物烧入瓷器,刘晨的作品愈来愈成熟和完美。她的作品《海韵记忆》获第十一届“大地奖”中国陶瓷创新与设计大赛银奖;《岁月流转》陶艺获中国收藏2013年十大艺术陶瓷评选最佳创意奖和第九届“大地奖”中国陶瓷创新与设计大赛银奖。她本人也获得了国家一级陶瓷装饰工、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江西省“能工巧匠”、江西省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
三、育人育才 非遗技艺带动大学生创就业

带领学生一起揉泥
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自常年的艰辛付出与积累。作为一名教师,她深知教书育人的责任,她想把这些技艺传授给更多的学生。“我们成立了一个陶艺创客协会,吸纳这些对吉州窑非遗技艺感兴趣的学生参与进来。”刘晨不但对他们进行培训,还带领他们参加各类比赛,丰富学生的参赛经历。同时在协会中挑选一批有能力、想创业的学生来参加“互联网+”大赛。
2020年,刘晨带领着廖芝兰、许美佳等学生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他们的作品《晨醉诚品/致力成为世界木叶盏领导者》获得银奖。“带领他们参加大赛,就是让他们丰富自己、得到锤炼,让这些孩子也有上大舞台的机会。”刘晨说。
“老师一直在将我们往前推。”廖芝兰说,以前没有想过参加大赛,更没有参加大赛的勇气,刘晨老师成为了照亮他们人生之路的灯塔。

指导学生上色
为了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将吉州窑非遗技艺更好的传承下去。刘晨在学校的支持下,成立了“吉州窑非遗创业班”,她开始有了自己的专业队伍。这个班的学生学习的课程除了日常的文化课,其余都是“非遗+创业”的专业课,并作为学校的储备队伍参加各类大赛。

学生烧制的陶瓷首饰
2022年,在学校领导的牵头下,吉州窑管委会为学校免费提供两个场地,20年的使用权,作为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吉州窑艺术研究院也正式落地吉州窑,刘晨担任院长,通过项目市场化,实现创新与创业的融合。同年,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刘晨指导的作品《浮生吉瓷——致力成为全球高端陶瓷饰品业新势力》获得银奖。其中作品的负责人姚小青将陶瓷首饰落地到吉州窑,对当地的妇女从编绳、制作等方面进行专业培训,带动创业就业。

带领学生参加江西省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受访者供图)
今年,由刘晨指导,罗瑶、黄津、乐子轩等学生的参赛作品《时光瓷业——植物永生陶瓷缔造者》一路过关斩将在江西省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并获第二届“创祎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刘晨烧制的木叶天目系列
“我希望能通过我的努力,为学校培养更多的优秀创业者,为吉安当地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对于未来,刘晨充满信心。“希望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把吉州窑的故事讲好,实现‘非遗出海’,让世界各地的人都知道吉州窑曾经的辉煌、现在的辉煌、未来的辉煌。”